〔札记〕李建学
《赶坡》是秦腔经典剧目《五典坡》的第4场。小时候在老家看戏,把这个全本的《五典坡》叫做《大登殿》,不知道有没有记错。
《五典坡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
后唐时期,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搭彩楼招亲,绣球打中乞儿薛平贵。王允嫌贫爱富,责令女儿退亲。宝钏信守承诺,“三击掌”割断父女情义,奔赴寒窑与平贵成亲。当时曲江出现红鬃烈马伤人事件,薛平贵降服烈马立功受赏。适逢西凉反唐,皇上命魏虎(王允另一女婿)带平贵统兵征讨。魏虎战败被困,平贵救其脱险,魏虎不记其功,反陷平贵于敌阵。西凉玳瓒公主慕平贵英勇,招为驸马。期间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年,托鸿雁传书寻找平贵,平贵得宝钏血书,回至五典坡,夫妻团聚。次日王宝钏登殿算粮,怒斥魏虎,王允劝其改嫁,薛平贵现身,王允使高士纪杀之。高刺平贵于马下,见龙护身,乃降平贵。玳瓒又领西凉兵马打入长安,平贵登基,王宝钏遂为皇后。
这个戏被京剧移植以后,叫做《红鬃烈马》,也有叫《五家坡》和《王宝钏》的。当然,最让人说道的是王宝钏守寒窑一十八载忠贞不渝的故事。
2013年夏天,给长庆展览馆升级改造工程做文案的时候,曾经在曲江住过几天。每天早晚都到曲江池散步,看过著名的寒窑。曾经写过一篇短文,为王宝钏苦守寒窑一十八年耗费青春鸣过不平。
在易俗社看《赶坡》,也就看薛平贵回到五典坡、假装过路军人调戏挖野菜的大嫂王宝钏、以试其心是否改变的情节。这个折子戏就两个人演唱,没啥曲折故事,有点风趣,唱腔值得一看。
回来查资料,弄明白《五典坡》这出戏中,《三击掌》、《别窑》、《探窑》、《赶坡》、《算粮》、《大登殿》以前都看过,记不清具体情节了,整体故事没有忘。
王宝钏的故事实在悲惨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薛平贵哪一次机会都没有错过。贫困潦倒时被富贵女子看中,危难之际立功受赏,两军阵前被敌方公主招亲,最后竟然还做了皇帝。苦命的王宝钏呢,十八年孤守寒窑,无依无靠,连个子女都没有,再见丈夫时已经被岁月摧残成为村妇大嫂。虽然她最后做了皇后,可失去的却再也不得回来了。期间的艰难与孤苦,只有自己明白。老先人跟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,那时候宣扬这种所谓的忠贞英烈,很残酷,亦很虚伪。
现在的人,别说苦守十八年,能守住三年的都没有多少,何况对方另有所爱。所以,这个故事其实没有必要多讲,看看唱腔也就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