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单位概况
主要职责
机构设置
单位动态
工作动态
馆内活动
人事任免
通知公告
国家公共文化云
视听空间
艺术世界
戏曲精选
电影秘藏
诗词中国
陇县社火
非物质文化遗产
皮影
指尖上的传承
北京民间非遗
我们的节日
文化交流
网络直播
网上培训
咨询指导
工作动态
石头记|李君:30载痴迷奇石收藏 讲述陇县奇石故
点击量: 时间:2021-05-28 14:57
石头记|李君:30载痴迷奇石收藏 讲述陇县奇石故事
“岱畎丝、台、铅、松、怪石。竹《注》云:“岱山(泰山)之谷
出此五物,皆贡之。”
——战国《禹贡·青州》著述
这是最早记录奇石文化的地理书籍,文中记载了怪石被列为贡品之一向禹王进献,为我们研究石文化的提供了宝贵的史籍印证。
奇石,源于自然,浑然天成!有怪石、巧石、趣石、石玩、供石之称。据考古学记载,人类赏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0年前。从燧人氏的燧石取火到琢石佩饰,开创人类文明;从“女祸炼七彩石补天”到“精卫衔石填海”的神话;从张良殉石到米芾拜石;从宋徽宗的“花石纲”到乾隆皇帝的灵璧“天下第一石”;从蒲松龄的《石清虚》到曹雪芹的《石头记》;从孙悟空的出生到贾宝玉的降世;从卞和的荆山之璞到沈钧儒的纪念石,从“灵璧滴水莲花”到“十面灵璧图卷”,无论是人类进化史、神话故事、民间传奇,或是名人轶事、史料文献,都与石头有着不解之缘。
宋•《米芾拜石图》
中国赏石文化具有5000年深厚历史,其发端于春秋,昌盛于唐宋,于元明清时期逐渐成熟繁荣。直至宋代,成为中国石文化真正形成时期,当时上至帝王将相、达官贵人,下至平民百姓,藏石赏石之风一度盛行。
湖南衡山主峰•祝融峰
据文献记载,中国民间第一个收藏奇石的人,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。《素园石谱》所载,“衡山即南岳也,周八百里,上有七十二峰、三十八泉、二十五溪,其峰高峻者五,而祝融为最”,而南岳衡山72峰中,最高峰和主峰就是祝融,而杜甫有一块爱石就名为“祝融”,展现了爱石“祝融”在诗圣心中的至高地位,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奇石蕴含的观赏价值和人文内涵。
李君
▏
惜石如命 视石如子
关山沟河•河床
陇县,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南部,陕西省边陲,与甘肃省毗邻。境内山势险峻,大小山头3249座,以六盘山山脉为依托,以陇山山脉为支撑,以道教圣地龙门洞为引领,北连沙漠,南带千渭,为关中五塞之一。境内水系密布,以渭河、泾河两大水系为主干,仅渭河水系千河南北支流就有49条,各大河床密布石种繁多,有陨石、鸡血石、黄蜡石、蓝田玉、硅化石、卷纹石、鱼化石、水晶石、像型石,具有色泽透亮,纹理清晰、玉质感强的特点,是众多奇石、陨石的蕴藏之宝地。
李君
李君,来自陕西省陇县曹家湾的一名退伍军人,在他身上有股军人特有的坚毅勇敢的韧劲,这从他多年从事奇石收藏的经历中就能明显感受到。从小酷爱奇石的他,和奇石有着不解的情缘。
小时候,因毗邻咸宜河畔缘故,每逢放学周末,李君割猪草时便约上三五个小伙伴,在河里摸鱼捉虾玩耍,捡拾各种石头。每逢汛期河水暴涨,从关山沟河上游冲刷下来的形态各异的石头不计其数,这可乐坏了李君,那时也不懂捡石头有啥讲究,只要是自己喜爱的石头,不论多少都往回捡,拿回家的石头他前脚刚出门,就被家里人骂骂咧咧的扔出门。为了心爱的石头,他可没少挨家里人训斥和责骂,但是对奇石收藏的爱好,弘扬奇石文化的种子毅然在心里扎下了根。
1983年10月,李君应征入伍,穿上军装踏入军营。虽然部队管理严格,不能随意进出,不能到部队驻地周边寻找石头,但他依然不改对石头的热爱。平时,无论是在营地还是外出拉练,只要有空闲时间,他就和战友们分享在家乡捡石头的往事,走到哪讲到哪,讲石头成为他15年军营生涯中不可忘却的记忆。
李君给游客介绍馆藏的奇石
1997年10月,李君部队转业到地方,走上工作岗位的他,对石头的热爱依然如旧!老李回忆道,由于从事道路建设工作缘故,在当年的陇山路、曹咸路、神固路、坪李路、新辛路、东八路等公路修建过程中,他几乎跑遍了陇县的山脉梁峁,沟林河川,有幸接触到县域境内大小各异,造型独特、品质上乘、数量众多的石头,这些被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,妙趣天成的石头,被他像宝贝一样逐一搬回了家成为座上宾。老李谈到,在工作间隙到河边捡石头、回家磨石头、邀请好友玩石头,成了他工作闲暇,茶余饭后最重要的事,每当无意之中收集到好石头,他都要茶不思饭不想的摩挲把玩好几天,邀请众石友们来家里共同品鉴,被朋友们笑称为“石头李”。
元宝石
石铁陨石
鸡血石
李君收藏净重5吨的红伊丁陨石
说到收藏奇石,老李坦言,为了收藏石头,他曾在山里因通讯终端,一天一夜没回家,在破烂的寺庙里过夜,第二天靠着山羊踏出的印记摸索着才走出大山。为了从别人手里淘回品相较好的石头,他曾瞒着妻子,不惜和家人翻脸,花掉自己几个月的工资,心里想着石头,手里拿着石头,嘴里念叨的事石头,为此没有少挨家人的白眼和不解。
就这样,三十年如一日,与石为伴,以石结友,成为老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现如今,在老家的院子里,整个院子被石头堆得满满当当,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。近50吨重的各种石头,被老李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,码放的整整齐齐,在这里有了临时的家。2019年3月,为了弘扬陇县奇石文化,搭建奇石文化交流平台,在众石友一致鼓励和帮助下,李君自费筹建了“石艺馆”,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。
2019
年3月李君筹建成立“石艺馆”
去过老李石艺馆的人,都会被里面千奇百怪,惟妙惟肖的奇石所惊叹!馆内收藏颇丰,收藏奇石陨石千余件,其中西北最大的红伊丁陨石号称“中国之精品”,“蛇纹石“成为奇石收藏中的绝品。以李君命名的“李氏火焰石“闻名西北,吸引着国内五湖四海的石友们前来观尝,石艺馆现已成为全国各地石友们来陇,赏石、聚集、品鉴、交流、创作为一体的会客厅,也成为陇县对外文化宣传的一张特色名片。
俗话说“千金易得,一石难求”。说到藏石,老李津津乐道,品石、评石、鉴石、藏石拥有自己的一套口诀。他讲到要论一块石头的好坏,要从质地、颜色、花纹、纹理、像形等各方面去综合评价,自己从刚开始入门级收藏“瘦漏透皱丑”的门外汉,到渐入行当的“质形色纹韵”的学习,再到现如今的“像稀特术文”揣摩,可谓一步一个脚印,其中的艰辛和不易惟有自己清楚,馆里堆放的各类奇石,靠的就是日积月累的功夫。
奇石文化产业
▏
助力县域经济社会蓬勃发展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强调“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、更广泛、更深厚的自信,是更基本、更深沉、更持久的力量”。奇石文化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组成部分,奇石文化所蕴含审美理念、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不言而喻,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更加突显,加大发展奇石文化产业的力度,让奇石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,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
2019年11月16日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上,陇县摘取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国字招牌。近年来,我县紧紧围绕“美丽平安幸福陇县”建设思路目标,历年来重视生态保护,坚持生态立县战略,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正在逐步将绿水青山逐渐转化成为金山银山。而奇石文化产业正是绿色朝阳产业,利用我县生态环境资源优势,保护性开发利用现有奇石资源,或将成为激发具有发展前景特色小镇、全域旅游、田园综合体、养生度假等主题文旅产业项目的新引擎。
2020
年10月李君成立陇县关山奇石协会
为了弘扬奇石文化,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陇县奇石,将陇县奇石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资源,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下,经县内众石友一致举荐下,李君于2020年10月成立了“陇县关山奇石协会”,并成为陇县关山奇石协会首任会长。老李衷心希望,陇县奇石资源能够成为带动县域文旅产业发展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。同时,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,制定中长远奇石文化产业发展规划,让奇石文化融入非遗创意设计、融入景区置景规划,融入乡村旅游发展,逐步推进奇石文化产业街区、奇石就业工坊建设,打造关山奇石文旅产品,建成关山奇石文化博览园,带动群众致富增收。届时,邀请全国的石友到陇县来,共同品鉴关山奇石,助推县域经济社会更好发展。
后记:
▶
2021年4月26日,作品《银蛇飞舞》参加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奇石韵陨石情《唱支山歌给您听》展览交流活动,并荣获中国奇石节金奖。
▶
2020年10月10日,作品《石铁陨石》参加大唐西市.2020西安陨石文化交流大会。
▶
2020年9月22日,作品《银蛇飞舞》《盘龙卧虎》《金蟾》参加“轩苑杯”陕西省第七届盆景根艺展宝鸡市第十六届盆景根艺奇石展。《银蛇飞舞》荣获金奖,《金蟾》荣获铜奖。
▶2019年12月,作品《李氏火焰纹》《橄榄陨石》《铁陨石》等参加2019“一路一带”宝鸡石文化节英雄会“石王奖”首届陨石奇石博览会第一节陨石科普展。
上一篇:
陇县非遗|陇州社火参加甘肃省平凉崆峒文化旅游
下一篇:
我县举办“唱响新时代•永远跟党走”陇县庆祝
单位动态
工作动态
馆内活动
人事任免
通知公告
陇县秦源文化产业园荣获第五批陕西省文
省艺术馆唐馆长一行来陇县_陇县文化馆
[转载]陇县理论读书和文明礼仪演讲大赛
[转载]陇县9名青年演员在《宝鸡市百名青
[转载]陇县固关镇穆家庄农家书屋被评为